廣東藥科大學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《中藥綜合》考試大綱
學習頻道 來源: 廣東藥科大學研招辦 2025-04-02 大 中 小
廣東藥科大學碩士研究生入學統(tǒng)一考試
《中藥綜合》考試大綱
一、中藥綜合: 含中藥學、中藥化學、中藥藥劑學、藥用植物學,其中,中藥學、中藥化學為必考科目,中藥藥劑學、藥用植物學兩門中考生可任選一門。
二、考查目標
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相關課程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,能夠運用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、判斷和解決有關實際問題。
1.中藥化學
第一章 緒論
掌握中藥化學的研究對象和任務及其重要作用。
第二章 中藥化學的一般研究方法
掌握中藥化學成分的常用提取與分離方法。
第三章 糖和苷類化合物
掌握糖和苷類的結構特征;
掌握糖和苷類的提取與分離方法;
熟悉糖和苷類的分類和典型化合物與所關聯(lián)的常用中藥。
第四章 醌類化合物
掌握醌類化合物的結構特征;
掌握醌類化合物的理化性質;
掌握蒽醌類化合物的提取與分離方法;
熟悉醌類的分類和典型化合物與所關聯(lián)的常用中藥;
熟悉中藥大黃蒽醌類成分的提取與分離。
第五章 苯丙素類化合物
掌握香豆素類化合物的結構特征;
掌握香豆素類化合物的理化性質;
掌握香豆素類化合物的提取與分離方法;
熟悉秦皮香豆素類成分的提取與分離;
熟悉簡單苯丙素類化合物的結構特征;
熟悉木脂素類化合物結構特征與理化性質;
熟悉苯丙素類的分類和典型化合物與所關聯(lián)的常用中藥。
第六章 黃酮類化合物
掌握黃酮類化合物的概念;
掌握黃酮類化合物的結構特征;
掌握黃酮類化合物的理化性質;
掌握黃酮類化合物的提取與分離方法;
熟悉黃酮類的分類和典型化合物與所關聯(lián)的常用中藥;
熟悉黃芩、葛根、槐米黃酮類化學成分的提取分離。
第七章 萜類化合物
掌握萜和揮發(fā)油的概念;
掌握揮發(fā)油的化學組成;
掌握揮發(fā)油的理化性質;
掌握揮發(fā)油的提取與分離方法;
熟悉萜類的分類和典型化合物與所關聯(lián)的常用中藥。
第八章 三萜類化合物
掌握三萜及三萜皂苷類化合物的結構特征;
掌握三萜及三萜皂苷類化合物的理化性質;
掌握三萜及三萜皂苷類化合物的提取與分離方法;
熟悉三萜類的分類和典型化合物與所關聯(lián)的常用中藥;
熟悉人參、甘草三萜皂苷類成分的結構和提取分離方法。
第九章 甾體類化合物
掌握強心苷類化合物的結構特征;
掌握強心苷類化合物的理化性質;
掌握強心苷類化合物的提取與分離方法;
掌握甾體皂苷類化合物的結構特征;
掌握甾體皂苷類化合物的理化性質;
掌握甾體皂苷類化合物的提取與分離方法;
熟悉甾體類的分類和典型化合物與所關聯(lián)的常用中藥;
熟悉毛花洋地黃、蟾酥、牛黃所含甾體類成分的提取分離。
第十章 生物堿
掌握生物堿的含義;
掌握生物堿的理化性質;
掌握生物堿的提取與分離方法;
熟悉生物堿的分類和典型化合物與所關聯(lián)的中藥;
熟悉麻黃、黃連、洋金花、延胡索、烏頭、苦參、防己、馬錢子、紫杉所含主要生物堿的提取分離。
第十一章 鞣質
掌握鞣質的含義;
掌握鞣質的結構特征;
掌握鞣質的理化性質;
掌握鞣質的提取與分離方法;
熟悉鞣質的分類和典型化合物與所關聯(lián)的常用中藥。
第十二章 其他成分
熟悉脂肪酸類成分的結構特征;
熟悉脂肪酸類成分的理化性質;
熟悉氨基酸、蛋白質、酶的重要性質;
熟悉氨基酸、蛋白質、酶的提取與分離;
第十三章 中藥復方藥效物質基礎研究
了解研究中藥復方藥效物質基礎的意義、研究進展;
了解研究中藥復方藥效物質基礎的研究思路與方法。
2.中藥藥劑學
第一章 緒論
掌握中藥制劑學的含義、基本概念、常用術語;
掌握中藥制劑學的性質、任務和劑型選擇原則;
了解國家相關藥品法規(guī);中藥制劑的研究進展和發(fā)展方向。
第二章 中藥調劑
不作要求。
第三章 制藥衛(wèi)生
掌握制劑衛(wèi)生的基本概念和要求;
掌握各種滅菌方法和無菌操作;
掌握常用防腐劑性質及應用;
了解制藥環(huán)境的衛(wèi)生管理。
第四章 粉碎、篩析
掌握粉碎的目的、方法和篩析的目的、方法;
掌握藥物的特殊粉碎方法,藥篩的種類與規(guī)格;
掌握微粉學的基本知識與概念及微粉學在中藥制劑的應用;
了解常用粉碎與篩析機械的應用與保養(yǎng)情況。
第五章 散劑
掌握散劑的基本概念、制備方法;
掌握散劑的混合方法、特殊散劑的制備方法;
了解散劑的質量檢查。
第六章 中藥的浸提、分離、純化
掌握常用浸提的方法與設備、固體與液體的分離方法與設備;
掌握浸提原理與影響浸提的因素及常用的精制方法。
第七章 中藥提取液的濃縮與干燥
掌握常用濃縮方法與設備、干燥方法與設備;
掌握影響濃縮效率的因素、各種物料適合的干燥方法和影響干燥效率的因素。
第八章 浸出制劑
掌握浸出制劑的基本概念、特點與種類,各種浸出制劑的制備方法及關鍵工藝;
掌握各種浸出制劑所使用的藥用輔料;
熟悉湯劑中特殊中藥的處理;
了解浸出制劑質量控制。
第九章 液體藥劑
掌握液體藥劑的基本概念、含義、特點和分類,表面活性劑的組成、特點、種類、性質與選用;
掌握各種液體藥劑的特點、制法和影響穩(wěn)定性因素;
掌握表面活性劑的基本性質與親水親油平衡值的計算;
掌握增溶、助溶、乳化原理與方法;
熟悉干膠法制備乳劑和乳劑的穩(wěn)定性。
第十章 注射劑
掌握注射劑的含義 、特點、分類和基本質量要求,
掌握離子交換法制備純水、蒸餾法制備注射用水,注射用水及注射用油的質量要求;
掌握不同給藥部位的注射劑的要求;
掌握熱原的含義與組成,熱原的基本性質,注射劑污染熱原的途徑及除去熱原的方法;掌握注射劑附加劑的種類、性質和應用,調節(jié)注射劑的滲透壓的計算方法;
熟悉輸液劑及血漿代用液的種類和制備方法,粉針劑、混懸型注射劑、乳濁液型注射劑、眼用制劑的制備方法,眼用溶液的種類、附加劑的性質及應用;
了解注射劑熱原檢查的方法;注射用油的精制方法及其他注射用溶劑;反滲透法制備注射用水的原理及方法;中藥注射劑存在的主要問題。
第十一章 外用膏劑
掌握外用膏劑的特點、分類,軟膏劑的各種基質性質特點與軟膏制法;黑膏藥的基質選擇與原料處理,黑膏藥的制備方法,橡膠膏劑的組成、基質及制法;
掌握外用膏劑透皮吸收機制與影響透皮吸收的因素;
掌握軟膏劑的質量評價與注意事項;
了解白膏藥、凝膠膏劑、糊劑、涂膜劑、貼膏劑的特點、基質與制法。
第十二章 栓劑
掌握栓劑的特點、分類、藥物吸收途徑與影響吸收的因素;
掌握栓劑的性質與特點,制法與置換價的計算;
了解栓劑的質量評價、包裝與貯藏。
第十三章 丸劑
掌握水丸的賦形劑特點與制法;蜜丸的特點與制法,蜂蜜的選擇與煉制;滴丸的特點、原理、基質選擇與制備;
掌握濃縮丸、糊丸、蠟丸的特點與制法;
了解丸劑的特點、分類與質量標準。
第十四章 膠劑
掌握膠劑原輔料的選擇、特點、質量要求及制法;
熟悉阿膠的制備方法與設備;
了解膠劑的質量要求。
第十五章 膠囊劑
掌握硬膠囊劑、軟膠囊劑的含義、分類和特點;
掌握硬膠囊劑、軟膠囊劑的制法,硬膠囊藥物填充和軟膠囊內容物的要求。
第十六章 顆粒劑
掌握顆粒劑的基本概念、特點與類型;
掌握顆粒劑制備方法與設備;
熟悉有關輔料性質與應用;
了解顆粒劑質量要求。
第十七章 片劑
掌握片劑的含義、特點、分類及片劑質量檢查方法;
掌握片劑輔料種類、特點與應用;
掌握濕法制粒壓片法及壓片時可能發(fā)生的問題與解決的辦法;
掌握片劑包衣目的、種類與方法;
熟悉干法制粒壓片法、全粉末直接壓片法。
第十八章 氣霧劑、噴霧劑與粉霧劑
掌握氣霧劑、噴霧劑的含義、類型和特點;
熟悉氣霧劑的作用特點和吸收機理;
了解粉霧劑含義、分類。
第十九章 其他制劑
掌握膜劑的特點、類型和制法;
了解其他制劑含義、特點。
第二十章 藥物制劑新劑型與新技術
掌握環(huán)糊精的結構與性質;
熟悉環(huán)糊精包合物的制備,環(huán)糊精包合物的質量評價及其在中藥藥劑中的應用;
熟悉固體分散的含義與特點,固體分散體的常用載體和制備方法;
熟悉脂質體的理化性質、特點、制備材料和制備方法及質量評價方法;不同種類的緩釋、控釋制劑的釋藥原理和制法。
第二十一章 中藥制劑穩(wěn)定性
掌握影響中藥制劑穩(wěn)定性的因素及穩(wěn)定化措施;
掌握中藥制劑穩(wěn)定性考察方法(留樣觀察法、加速試驗法);
熟悉經(jīng)典恒溫法計算藥物有效期的方法。
第二十二章 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
掌握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的概念及研究的基本內容;
了解影響藥物制劑療效的因素;
了解藥物的轉運方式及體內過程。
第二十三章 藥物制劑的配伍變化
掌握藥劑配伍變化的含義、分類;
了解藥理配伍變化、物理配伍變化和化學配伍變化內容。
第二十四章 中藥新藥的研制
掌握中藥新藥的含義及注冊分類;
了解中藥新藥研究開發(fā)現(xiàn)狀。
3.藥用植物學
掌握藥用植物的含義。
熟悉《藥用植物學》的發(fā)展簡史。
了解《藥用植物學》的內容和與相關學科的關系。
上篇 植物器官形態(tài)和顯微結構
第一章 植物的細胞
掌握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。
熟悉植物細胞的性狀和大小。
了解植物細胞的超微結構和細胞的增殖。
第二章 植物的組織
掌握組織類型、結構特征和分布,維管束的組成。
熟悉維管束的類型。
第三章 植物的器官
第一節(jié) 根
掌握根尖的構造,根的初生構造和次生構造。
熟悉根的形態(tài)特征和根的類型,側根的形成。
了解根的異常構造。
第二節(jié) 莖
掌握莖的外形特征,雙子葉植物和單子葉植物莖的初生構造及次生構造。
熟悉莖的類型和變態(tài),草質莖和根狀莖的構造。
了解芽及其類型,莖尖的構造,莖的異常構造。
第三節(jié) 葉
掌握葉的組成、葉序及單、復葉的區(qū)別,葉脈的概念和脈序類型。
掌握雙子葉植物和單子葉植物葉的組織構造。
熟悉常見的葉的外形、葉片的分裂,葉的變態(tài)。
了解葉片的質地和表面附屬物,異形葉性。
了解氣孔指數(shù)、柵表比和脈島數(shù)含義及其應用。
第四節(jié) 花
掌握花的組成及花萼、花冠,雄蕊、雌蕊的形態(tài)構造特征和類型。
掌握花程式和花圖式。
熟悉花的類型,熟悉常見花序的類型。
了解花藥的發(fā)育和花粉粒的構造,胚珠的發(fā)育和胚囊的結構,花的生殖功能。
第五節(jié) 果實
掌握果實的組成和構造,常見果實的類型及其結構。
了解果實的形成。
第六節(jié) 種子
掌握種子的結構和類型。
熟悉常見藥用種子。
了解種子的形態(tài)。
陽光文庫 http://www.designographic.com/wenku/學習關鍵字:
學習頻道 | 高中生綜合素質評價 | 北京陽光學習網(wǎng) | 上海陽光學習網(wǎng) | 天津陽光學習網(wǎng) | 學習地圖 | 重慶陽光學習網(wǎng) | 貴州陽光學習網(wǎng) | 廣西陽光學習網(wǎng) | 吉林陽光學習網(wǎng) | 大學排名 | 高考成績查詢 | 高考錄取查詢 | 高考志愿填報 | 教務管理系統(tǒng) | 高考專題 | 陽光學習網(wǎng)手機版 | 學習頻道手機版